莱阳聚焦:莱阳有座龙凤庵
文/李全福
去莱阳黄金庵东北十二、三里处有一古庵,建筑规模与黄金庵类似。名曰:龙凤庵。
与黄金庵一样,龙凤庵也是二进制,东西两厢。有碑文记载始建于康熙47年,竣工于乾隆元年,历时27年,全靠妙真师太化缘而建。此庵神像最全,甚至连偷鸡摸狗、 坑蒙拐骗以后会有什么下场的塑像都有。此庵可与泰山的碧霞祠相媲美。
为什么塑像这样齐全呢?据说当初有一位塑像者在此路过,将一本刊有佛像的书在此丢失了,幸亏妙真师外出龙凤庵化缘回来,拾到后又归还了那人。为答谢尼姑恩情,他花费了几年时间,将东西两厢及大殿把书上的像全部都塑了出来,又根据村民意见创造性地塑了一些神像。
龙凤庵每年3月26日赶庙会,历时五天,周围县市的人都来赶庙会,庙会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在庵前有一个石头人,妇女如果把小孩放在其身边,只管去赶庙会,石头人就看管了。据说后来有一妇女将孩子放在石头人的肩膀上,回来后小孩又撒了尿,该妇人不但不感谢,反而恶语相加,自此石头人就谁的孩子也不看护了。
龙凤庵之所以如此兴旺,有一定的原因。据说乾隆丙辰年(1735年)进士李果,字硕亭,号鹤村,莱阳市羊郡镇南杨家夼村人,曾任山西大同府知府。李果勤政爱民,颇有政声,政绩卓著,很得民心,授中宪大夫。工诗文,善书法。
他的曾祖父李赞元,字公弼,号望石,顺治乙未进士,选为庶吉士,授山东道监察御史。他的祖父辈:李本涵,字海若,号挨蓭 ,康熙戊辰(1625年)进士;李本淳,字恪人,号观峰,雍正癸卯举人;李本隆,字龙川,号若思,康熙丁酉年举人。伯父辈:李桐,字东樊,号纯昭,别号悟道人,雍正癸卯(1723年)进士;李谷、 李椅也是进士(资料不详),李承芳,字漱六,号溪南,乾隆壬申(1752年)进士;李承瑞,字班牧,号玉典,乾隆辛未(1751年)进士,甘肃西宁知府。
他们家前后出过七名进士、 两名举人,六个道人(李桐,悟道人;李朴,字兆怀,号悔道人,乾隆廪生,指画尤佳;李香,字一木,号滋园,法号拙道人,善画;李承哲,字溪南,号曲塘,别号唵道人,指画胜过父亲李朴;李承钧,字师詹,号藤岩,别号师詹道人,水墨写意画家;李由植,号鲁道人(承哲孙),善画,为时人所珍。李果是李家最后一名进士。
李果在京城刑部任职时,有一次回家省亲,路经龙凤庵。忽然庵中传来了一阵叮叮咚咚的铃声。李果下马进去一看,感觉这个庙建得非常气派。就向妙真师太询问该庵的来历。妙真师太将建庵的经历一一叙说,并说为建庵化缘到过广州。李果为妙真师太的所做所为而感动,又经老师太请求,李果答应为该庵撰写碑文。因此,此庵经历流传下来。(惜哉,此碑四五十年代被毁。)
因黄金庵觉法禅师与龙凤庵妙真师太交往甚密,感情与日俱增。李果进京赶考时到黄金庵进过香,经妙真师太介绍,李果慕名重到黄金庵。觉法禅师根据地理位置,为李果介绍东南有老龙庵、西北有回龙庵、 西南有古台庵、 东北有龙凤庵,黄金庵居中。李果感叹曰:“ 名不虚传,此乃黄金宝地也。” 他为黄金庵撰写了碑文。
据辛成襄老师回忆说,当初听祖父辛铸纯讲,黄金庵的确有数块很大的碑,碑文为李姓进士所撰,他的祖辈出过七八个进士,还有六个道人,会画画,他们的画很珍贵。这些碑在七八十年代,用来做机器底座,钻孔时破裂,破碎一块换一块。最后弃于庵东南(现学校传达室后)枯井里。希冀有朝一日能面世,揭开黄金庵的历史真面目,让后人世代永瞻。
有诗曰:
李门望族人丁旺,七人京师登皇榜。
为官一生身清廉,博得美名天下扬。
【作者简介:李全福,莱阳人,中师文化,小学高级教师,1979年任教,1992年9月考入莱阳师范,酷爱写作曾先后编写相声《文坛风云》《民间趣对》等曲目,发表论文十余篇,《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获省级征文二等奖,《浅谈学具制作与创新教育》获中国教育报征文一等奖,并结集出版,热衷于古典文化、现代书画收藏。】
【梨乡聚焦,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登载,侵权必究。】
精彩评论 共 0 条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