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IYANGSHUINICHANG
莱阳水泥厂
昔日:老牌国企·明星企业·纳税大户
改革的大潮中沉沦
01
土造水泥
建国初期,国内使用水泥多是依靠国外进口,称为“洋灰”。
1958年5月10日,沐浴水库正式动工兴建,需要大量水泥,莱阳专署决定,在莱阳火车站西北建1座土造水泥厂,以供沐浴水库工程建设所需用的水泥。水泥厂边筹建,边生产,月产量5~6吨。
由于手工操作、生产工艺落后及经验缺乏等原因,所产水泥标号只能达到200#~300#。
1959年,水泥厂安装的高速冲击磨投入生产,每小时可粉碎1吨水泥原料。6月,为贯彻国家“压缩基建项目、保证重点建设资金”指示精神,烟台专署决定,莱阳水泥厂建厂工作暂时下马,土法生产水泥继续进行。
02
数次变迁
1959年省重点项目
山东省决定将莱阳水泥厂列为全省拟定于1959年建成的三个重点厂之一,10月筹建工作重新上马。
1960年建成投产
投产后,日产达到了60吨,吨水泥成本为77.41元,水泥质量也达到了国家标准。隶属于省建设厅。
1962年关闭停产
根据国民经济调整计划,山东省指示莱阳水泥厂关闭停产,设备全部封存,由留守人员负责维修保养,其余各类物资变价处理。
1964年合作水泥厂
国民经济好转,根据省里要求,在不增加劳动指标、不增加国家粮食供应负担的前提下,借用原国营莱阳水泥厂的全套设备建起莱阳合作水泥厂,隶属县工业局,属自负盈亏、国家预算外企业。
1966年
转为国企莱阳合作水泥厂转为国家预算内企业,隶属烟台专署工业局。当年水泥产量提高到2.8万吨,水泥质量由300#提高到400#。
1970年关系下放
水泥厂隶属权由烟台专区革命委员会工业局下放给莱阳县革命委员会工业局。水泥年产量增到44504吨,完成产值189.5万元,实现利润14.2万元。
03
辉煌岁月
1980年
山东省政府授予“先进企业”称号
1981年
1982年
企业实现利润突破百万元
1983年
企业产、供、销由省统一管理;丹崖牌325”普通硅酸盐水泥荣获山东省优质产品称号。
1985年
水泥产量达到13万吨,产值729.3万元,实现利润207.4万元
1986年
立窑获国家特等窑炉称号;企业被评为省节能企业。
1987年
硅酸盐水泥获国家建材局“优质产品”称号
1989年
企业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1991年
晋升为国家一级节能企业
04
改革改制
1992年
更名为莱阳市建材实业总公司
1996年
莱阳市建材实业总公司、新型墙体材料厂、永盛建筑公司组建莱阳建材集团公司
1982年
企业实现利润突破百万元
1998年
改制为莱阳丹崖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2008年
淘汰立窑改粉磨站
2010年
企业停产
精彩评论 共 0 条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